回上一頁

深耕多年,一朝成名-輔大醫學人文教育揚名國內外

2023-04-14

深耕多年,一朝成名
輔大醫學人文教育揚名國內外

輔大醫學院 陳亭君 報導

  輔大醫學院葉炳強院長最常幫醫學人文下一句註解「科技必須要結合人性;醫學必須要融入仁愛與利他;這樣醫學才會有生命」,
充分展現輔大醫學院對醫學人文教育的期許。醫學院將醫學人文課程分成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及潛在課程,讓學生有360度的沉浸式學習體驗。






正式課程

良醫養成、以人為本
  醫學院的生命教育圍繞著無語良師的付出,學生在課前透過家訪了解並分享大體老師一生的行誼,學生更能從中瞭解家屬的不捨,體會如何無私的付出。課後也以感恩的心迎接、啟用、入殮及慰靈公祭,希望同學在日後「習醫」與「行醫」過程中時時刻刻都能銘記在心,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在國內、外上映,把大體捐贈的故事及同學學習的心情作了很好的紀錄,介紹請見下列影片。
https://youtu.be/MQHG8IeIecE



  
多元媒材、翻轉學習
  不讓美劇、日劇、韓劇專美於前,醫學院運用各種媒體、電影、微電影製作,讓醫學人文教育更具活潑性。並在科技部整合計畫、教育實踐研究計畫獲得肯定。護理系闕可欣副教授,完成了拍攝兩部醫療微電影《病人(Patient)》、《護理師的眼淚(Tear in Nurses)》入圍2022年「護理的力量Power in Nursing」國際護理創意獎」,介紹請見下列影片。
https://youtu.be/ndTUVJBlfio





  
  除了拍攝微電影,也利用商業電影教學,醫學院開設新型態全英網課(全英語、全線上授課):生命電影院,帶領學生從電影中學習疾病與人生介紹請見下列影片。
https://youtu.be/oQ__0bdKVE0










輔大創建、用國文教人文
  輔大專為醫學院學生設計閱讀的《醫學與人文》,在一般綜合大學甚至是醫學院難得一見。選讀的教材從多元角度切入,從中了解疾病對「人」的影響,瞭解病人或家屬的感受及內心世界,以及該有的承擔與責任;透過選文中醫師寫下的自我掙扎、質疑及反思,或是眾生百態中的詼諧與幽默、遭遇挫折時的勇氣與智慧,幫助學生「看見」及「同理」甚至「抒發」情緒。國文選同時也獲得科技部整合計畫的支持,介紹請見下列影片。
https://youtu.be/1DWWzutSEx8





非正式課程


海外服務-印度加爾各達服務學習
  醫學院於2007年暑假帶領醫學院師生同往印度加爾各答垂死之家,藉著志工服務,以及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志工的交流,作深入的學習,並藉此激發師生對生命價值尊嚴深刻體驗,以及醫學教育之深刻省思。本活動目前由輔大服務學習中心持續舉辦。





海外服務-坦尚尼亞醫療服務團
  2011年在台飛國際交流協會的指導下,輔仁大學服務學習中心與輔仁大學醫學系共同合作,成立了輔大坦尚尼亞醫療服務志工團,前往非洲坦尚尼亞的馬賽部落進行為期兩週的醫療服務與公共衛生調查。從2011年至今共出團10次,於每年的8-9月出團,為當地住民的醫療衞生、水資源、母嬰照護與教育方面貢獻己力。

















國內服務-台東暑期健康服務營
  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台東地區,醫學院組成緊急志工團前往災區服務, 2010年組成「台東健康服務營隊」,陪著大鳥國小學童及當地居民走出災後陰霾、教導正確的衛生教育觀念,特別於營隊中,安排不同層面的活動,包含:學童課業輔導、心靈關懷、衛生教育及團康課程等。
並有公衛系老師帶著研究生進行社區調查,自2010起迄今,每年7月初出隊。




















潛在課程

醫學院的人文地景
  醫學院主要的兩棟建築:倬章樓(1992年完工)及國璽樓(2006年完工),主要紀念重要捐款人宗成志先生的祖父宗倬章先生及台灣首位在台被冊封的樞機主教單國璽仁神父,以弧形馬賽克玻璃帷幕連接兩幢建築,在古希臘語中,馬賽克(mosaic)代表掌管科學及詩歌藝術神之名,更是傳統教堂藝術的代表。而醫學院內各樓層、系所及空間都隱藏著三大元素:包含「藝術」、「醫學」及「宗教」,介紹請見下列影片。
https://youtu.be/kNyiMfvMvIU








  經過多年深耕,於近日開始嶄露頭角,3月中,桃園振聲高中校長率領校內各級主管及人文教師共9人前來輔大醫學院取經,同月底,10名來自Uniservitate及CLAYSS (Centro Latinoamericano de Aprendizajey Servicio Solidario)的國際參訪團在聽聞醫學院的醫學人文教育更是深感驚訝及佩服。




 

附件下載